Loe raamatut: «宇宙種子之異類(繁體中文)第一卷»

Font:

Copyright Notice

宇宙種子之異類(繁體中文)第一卷

Author: SAM GENG

Copyright © 2021 by Blue Earth

All rights reserved.

eBook ISBN:978-3-986-47173-6

No part of this book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including photocopying, recording, or by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publisher.

Author Email:sanshigeng@gmail.com

前言

未來已經註定還是充滿變數,未來是你的選擇還是你本該如此,我們常說“未來已來”,未來真的已經到來了嗎?如果未來已經到來,未來會是什麼樣的呢?這是發生在未來的故事......

第一章 異類

2521年6月6日,今天是Sam的生日,今天的他已經30歲了,對於這些有儀式感的事情他總喜歡一個人獨自待著,這是屬於他的一天,他喜歡一個人這樣靜靜的呆著,這種感覺非常奇妙,此時他似乎才感覺到自己的存在......

桌子上擺著的生日禮物,是他的一位好友送的,這是一份定時快遞,定時日期是今天送達。這件禮物的包裝非常精美,面會裝什麼呢?他有些好奇,有點迫不及待的想要打開。

他小心翼翼的打開精美的包裝,裡面是一本殘破不堪的古書,看到這裡時他心中充滿了喜悅。Sam最大愛好就是研究這些稀奇古怪的書籍,不過現在已經很少看到這樣古老的書籍了,破爛的樹皮,泛黃的紙張,似乎都在訴說著它的故事。“這本書的文字還保留的不錯,閱讀起來應該沒有什麼問題”Sam小心翼翼的拿起古書,心中不由的想到。

Sam是一名公司的普通職員,他已經工作了8年,對於他的工作他能輕鬆的完成,他的職位和其他人一樣也在緩慢的上升,薪資也在慢慢的提高,不過這是早已確定的事情,這個時代這些事兒並不是秘密。對於他的工作,他早已沒有了激情,在早已設定好的未來裡,工作只是設定的一部分,在他小時候他就知道自己要做這份工作,他的教育也一直都是圍繞這個設定展開,工作就是工作,這不需要什麼激情,他只需要按部就班就可以了。

現在已經有一套成熟而科學的設定體系,根據個人特徵和崗位的需要,大部分人早早就被設定了未來的工作,每個人的工作都是提前設定的,對於他們來說未來早已註定。在通向未來的過程中他們會被“刪除”個體的好奇心,因為好奇心對於設定未來的個體來說並不是好事,當然這個“刪除”並不是像刪除程式這樣簡單,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準確的說是個體自願放棄了好奇心。對於已經設定好的未來,好奇心只會增加不必要的風險,而這種風險會讓他們偏離未來的設定,“刪除”好奇心就可以讓自己在早已設定的未來通道裡輕鬆前行,這是愉快而簡單的選擇。在這個設定未來的時代,只要放棄好奇心就能獲得美好的一生,這是簡單又直接獲得美好一生的最佳途徑,在最近幾百年裡,這幾乎是每個人都要做的選擇!

對於正常人來說,他們都會選擇“刪除”毫無必要的好奇心,可是也有一部分可憐人是無法刪除好奇心的,他們大多是嘗試“刪除”好奇心失敗之人,他們的好奇心太過頑固了,他們使用各種辦法都無法“刪除”,對此他們顯得無可奈何,這群可憐人被稱為“異類”。是的,他們的確是“異類”,對於正常人來說這樣的“異類”充滿了不可控,他們的未來也很難被設定。作為“異類”的他們一定要保守秘密,不能把這個不光彩的事兒告訴別人,他們要學會隱藏,只有善於隱藏,才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是的,正常人的生活是他們一直想要追求的,可是他們無法像正常人一樣,他們是“異類”,“異類”已經註定了他們不再是正常人,他們也是一群“可憐人”!

Sam就是這樣的“異類”,不過在別人看來他是正常的,如果一定要找到他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可能就是性格方面顯得有些內向。內向,這是這很正常的,每個人的性格不同,“內向”並不會被認為是“異類”。而“異類”的未來充滿了變數,對整個社會來說都是危險的,特別是對於一個公司來說,“異類”的存在可能會造成整個公司在設定上的改變,甚至危及整個公司的發展路線,“異類”是沒有公司敢聘用的。系統在設定未來時如果斷定一個人為“異類”也不會為他提供工作機會,他們會被重新設定,直到消除“異類”的身份後才能擁有工作的機會。

Sam這個“異類”,平時在公司中儘量表現的和其他人一樣,只是在升職加薪方面表現的不太積極,這對其他同事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其他同事也樂於他這樣,畢竟這份工作是他們的全部,而收入決定著他們的生活品質,雖然這份工作的總體薪資差不多,不過能多出一些總是好的。在設定未來的職位上,作為個體還是要積極工作的,這裡依然存在激勵機制,只不過這種激勵機制是在設定允許範圍內。工資待遇方面也是有一定差異化的,對於最靠近設定的個體會獲得加薪的機會,而加薪的名額總是有限的,在被設定好的未來裡競爭只是象徵性的,並不是必要的,每個人都能預測自己的未來,而自己也已經接受了設定的未來。其實無論怎樣,那只是一種形式,個體在公司的未來是人生設定的一部分,系統在對個體設定時其實比個體自己要清楚的多,一個人將來的發展被早早的設定好了,很多時候只是自己不知道。

Sam和其他同事的想法是不同的,他每天做的不是向設定的未來靠攏,而是做到恰到好處,他希望自己擁有更多的時間來處理自己的事情,做完基本工作後,他就早早離開工作崗位,他需要把自己更多的時間用在自己的好奇心上,因為他的好奇心驅使著他做很多不同的事情,這些事情需要大量的時間,現在對他來說時間是非常寶貴的,Sam的工作態度沒有被判定為不及格,也沒有被判定為優秀,他總是不好不壞,默默無聞。

他現在只有30歲,在這個時代,30歲是比較年輕的。隨著設定技術的發展,一切都可以進行設定,包括人生。在這個時代人生中的變數已經很少了,大家都按照設定好的方向前進著。而Sam這些“異類”總是不自覺的從這種設定中“跳”出來,他們常常會因此感到煩惱,其實他也想像其他人一樣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他是個“異類”,他這種異類經常被好奇心“折磨”著,他無法融入既定的人生軌道,而且一不留神就可能偏離設定的軌道,他需要不斷矯正,小心翼翼。

看著好友送給他的生日禮物,他的好奇心又開始躁動,好奇心驅使著進入這本古書的世界。

這是一本名為《宇宙種子》的古書書,裡面的文字晦澀難懂,當然古書的文字大多如此。Sam看了一眼書名,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知識資料庫中查找相關的資料,看看這本古書沒有被收錄到資料庫。只要是過去稍有名氣的古書其實大部分都能查詢到他們的電子版本,能夠查詢到電子版本的古書是頗具收藏價值的,畢竟紙質書作為古董來收藏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的。

這本書的書名在電子書庫裡無法查詢到,這本書的作者已經模糊不清,無法通過作者進行查詢了。不過大部分古書通過名字都可以檢索到的,而這本書無法檢索到,這種結果一般有兩種情況,可能這本書非常古老,現在的知識資料庫沒有收錄,另外一種可能是因為這本書沒有收錄的價值,現在還不能確定是哪種原因,原因似乎並不重要,好奇心已經在驅使著Sam進入這本書的世界。

Sam不知道為什麼,當他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有一種莫名的感覺,一種把他吸進去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從未有過的。這本古書是他的好友Tom送他的,是他去火星之前設定的,特意在他生日這天送達。Tom是他的好友,和他一樣,也是沒有被刪除好奇心的“異類”,他們平時會交流一些“奇怪”的想法,也會分享自己的心得,在古書修復方面Sam是這方面的專家,他有著豐富的經驗。

古書修復是Sam最大的愛好,他對此樂此不疲,他會把古書的內容進行修復和整理,儘量還原故去作者的世界,他總認為每一本書都寄託著作者的一個世界,而他希望“復活”這個世界,當它們被“復活”時作者似乎也“重生”了,特別是知識資料庫沒有收錄的古書,這樣的古書如果沒有人整理和修復,那就真的消失了,古書消失的同時這本古書中的世界也會隨之消失,這是多麼讓人悲傷的事情啊,Sam覺得自己做的事情非常有意義,同時他從古書中也瞭解到了很多不同的觀點,這些充分滿足了他的好奇心。

這本古書在封面上寫著《宇宙種子》四個字,作者名字已經看不到了,這本書的前面部分比較殘破,後面保存比較好,特別是前幾頁作者資訊和出版時間都無法看到了,這樣關鍵資訊的缺失造成古書的年代無法準確確定,很多相關資訊也無法進行查詢。

翻開封面,可以看到幾個字,寫的是“一切早已註定”,這是章節的標題,這幾個字清晰辨識,不過後面的內容修復起來難度很大,有一些頁面已經殘破不堪了,似乎是無法修復的,對此Sam早已習以為常。大部分的古書因為年代久遠,損毀都比較嚴重。而且這些古書都是紙質書籍,損毀是再正常不過的,這本書相對來說已經算是保存比較完好的了。

“一切早已註定”,在剛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Sam是有一些失望的,因為他現在所處的時代就是這樣的啊,每個人的一生都是設定好的,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註定的,這有什麼奇怪的呢!當看到這幾個字的時候,他認為這本書應該不會太久遠,起碼應該是新紀元之後出版的。

在具體內容方面,因為這本書前面的章節損毀有些嚴重,有些內容無法修復,不過可以修復的部分文字保留還算完整,在前面的章節裡有幾段經過簡單的修復和翻譯可以大致瞭解到這本書的內容。

其中一段提到了身邊的種子,應該是作者在講述自己小時候的經歷,作者提到了蒲公英的種子,西瓜、小麥、西瓜、黃豆的種子,這些他都沒有見過,因為這不是他的領域,他設定的未來是設計領域,所以對這些知識並沒有涉獵。不過他能很容易的獲取這些知識,當他想要知道這些時,他的大腦只需要發出指令,他的眼睛就可以顯示出這些內容,這非常簡單。

“原來如此,這有可能是一本農業方面的書籍”,Tom看了這些種子的介紹後自言自語的說。

後面一段似乎是在講述天氣,好像是說古人對天氣的預測,其中提到了二十四節氣,這是古代中國指導農業發展的知識,這個領域應該很少人知道,這是他從另外一本古書上看到的,他對古書的收集和研究已經很多年了,他的好奇心一直都在這裡,作為一個“異類”,這是他興趣所在。

30歲的Sam,依然充滿了好奇心,現在他已經習慣了這些,而之前這還是他的痛苦所在。當和他同齡的人都開啟了設定的人生,慢慢“刪除”了好奇心,開始了無憂無慮的生活時,他發現自己的好奇心沒有消失。在這個時代開啟“設定”人生後,絕大多數人會“刪除”好奇心,有人主動刪除,有人被動刪除,總之好奇心是不會再有的。而Sam在“刪除”好奇心時出現了問題,他的好奇心無法被“刪除”,不僅無法刪除,它們似乎還在不斷的增強,這意味著他將承受很多不必要煩惱和痛苦,為此他傷心了好一陣子。看到身邊同齡人無憂無慮的生活著,他非常羡慕,Sam也想像他們一樣,可是他無法做到。因為好奇心的存在,他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他對新鮮事物總是不斷的嘗試著去理解,他的大腦似乎一刻也不能停下,他看待問題的角度也開始與眾不同,這讓他多出了很多煩惱。這個時代好奇心是危險的存在,它會讓人偏離既定軌道,甚至造成“災難”,作為異類他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動向,控制自己的行為,避免暴露真實的身份......

第二章 一切早已註定

經過修復,Sam終於把《宇宙種子》這本古書的內容修復出來了一部分,修復好之後還需要進行翻譯,翻譯就是比較簡單的事兒了,翻譯軟體早已經取代人類翻譯了,借助翻譯軟體可以進行快速準確的翻譯工作,語言已經不再是交流的障礙,包括古代文字,翻譯軟體也能較好的進行翻譯,不過對於比較古老的書籍在翻譯時還是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還是需要進行校對和整理的,不過翻譯軟體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工作,這對於修復和翻譯古書來說還是非常好用的。首先把修復的文字使用眼鏡上的攝像頭進行掃描後,很快就能得到翻譯的結果,結果出來之後還需要進行整理和校對,這些流程對Sam來說早已是輕車熟路了,他在這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下面就是他這幾天修復和翻譯的古書原文:

身邊的種子

蒲公英,這是小孩們的最愛,我們三五成群的在路邊看到蒲公英都會小心翼翼的,輕輕摘下一朵,放在手裡用嘴用力一吹,蒲公英像雪花一樣被我們吹散到四處,如果有風就更好了,它們會隨著風飄散到遠方。

蒲公英真的非常有趣,小時候我也非常喜歡,每次看到成熟的蒲公英都會小心翼翼的把它們摘到手中,享受用力一吹時的美景。

這是蒲公英的一項技能,在我們享受它翩然而去的美妙時刻的同時,它也完成了自己傳播,這真是奇妙!

小時候我住在農村,最喜歡看的就是耕種的場景,那時候我家種了很多農作物,有小麥、西瓜、紅薯、黃豆等。在種西瓜的時候我覺得非常複雜,西瓜種植前要先選種和催芽,在催芽過程中需要準備好透氣性好的、富含營養的土壤,為其澆水鬆土。種子發芽後,將種苗放進營養土中,把種子平鋪在土壤上,讓芽端向下,然後再覆土套膜,之後按時澆水施肥。每當這時候我也會去幫忙,其實我做不了什麼,只是跟著大人玩耍。從田地裡回來時一身泥土,期待著能快快吃上甜蜜蜜的大西瓜,非常開心。

小麥和黃豆的種植就簡單多了!

小麥和黃豆在種植方面主要是選種,小時候我經常聽到大人說把好的小麥和黃豆留作種子,那些不太好的小麥和黃豆才用來吃的,所以當時我就知道了選種這個事情。到了播種的季節,就把選好的種子和農家肥均勻的播種到土裡,等待著下雨。我們這裡一般到了播種季節都會下雨,基本上都是風調雨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把成熟的小麥和大豆中比較好的留作下一年的種子, 不知道重複了多少次,我們總結出了各種小技巧來提高產量,讓我們能夠有足夠的糧食吃。我們清楚的知道播種和收穫的時節,這一方面得益於時代的積累,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的環境非常穩定。溫度,濕度,下雨這些都很穩定,當然也會有偶爾的不穩定,不過大部分年歲都是穩定的,所以我們才能一直延續糧食種植的方式,而且已經延續了數千年。這種耕作方式養活了我們,讓我們不再饑餓,是我們生活的基礎。

一顆種子能夠結出美味可口的西瓜,西瓜裡又有很多種子,這些種子可以再次結出西瓜。一顆小麥可以結出多個麥穗,每棵麥穗裡又能長出多個小麥。很多高大的樹木也都是從一顆小小的種子開始的,一切都是這樣的自然,以至於我們早已習以為常。我們把西瓜的種子種植到土壤裡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它們將結出美味可口的西瓜,我們甚至能預測它的每個階段,並且在不同的階段施肥和澆水,我們施肥澆水是因為我們知道這樣做它才能長出又大又甜的西瓜,我們早已經能夠預測它成長的每個階段,在不同的階段給它所需,以便它能結出我們需要的果實。隨著種植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掌握了很多科學的栽培技術,我們能夠在植物生長中做到恰到好處,我們甚至可以改變環境,讓植物達長成我們想要的樣子。我們通過調節水分和熱量,讓植物結出符合我們口味的果實,也可以讓原本只在夏天才開花結果的植物,在冬天也能結出美味的果實。

自然界中有各種各樣的種子,我們從種子的外觀來看,它們似乎非常相似,不過等它們發芽成長之後我們就能發現它們的巨大不同。蘋果的種子和黃豆的種子,外觀看起來差不了多少,等它們長大後,你會發現它們巨大的不同。可當它們還是種子的時候,它們的差別真的不大。

自然界中種子的種類非常多,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特別是基因學的發展,讓我們可以瞭解到不同種子的微小差異。從現代基因學的角度來說,這些種子的基因決定了它們將來會成為什麼,當我們知道這顆種子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可以輕易的預測種子的一生,比如蘋果樹的種子,我們知道當我們把它放入土壤,給它合適的溫度和水分,讓它發芽成長,將來它一定會結出蘋果,它絕對不會結出西瓜的。同樣的,我們把西瓜的種子種植到土壤,在它獲得所需的各種條件後,它將來一定會結出西瓜而不是蘋果,更不能結出香蕉。我們自古就有預測未來的能力,這完全不需要基因技術。

當然我們的預測能力不僅限於種子,我們還能預測更多。很多人都養過寵物,有的人喜歡養狗,有的人喜歡養貓,有的人貓和狗都喜歡。如果你有一隻寵物狗,你會知道它長大後是什麼樣嗎?相信你在養這只寵物狗之前一定會考慮這個問題,因為它長大的樣子可能會決定你是否願意養它。

如果你喜歡小狗,你可能會養一隻茶杯犬或者吉娃娃,你在養這只狗的時候就知道它不會長太大。很難想像一隻吉娃娃長大後和薩摩耶一樣高大。如果你喜歡大些的犬類,你可能會養一隻拉布拉多,你有絕對的把握相信拉布拉多長大後不會像茶杯犬一樣小。當然如果你喜歡溫順一些的狗,你可能會養一隻泰迪,你知道它會很溫順,對此你一定有十足的信心,你知道它長大後絕對不會像比特犬一樣兇猛。

狗的種類非常多,我們隨手查詢一下資料就能知道每種狗的外形特徵和性格特點,換做其他動物就更好瞭解了,比如奶牛善於產奶,和牛則肉質鮮嫩,馬善於奔跑,老鷹則善於飛翔。這都是我們的預測能力,我們的預測不止於此,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基因技術帶給我們更多預測的能力,我們通過基因技術不僅能瞭解一顆種子的未來,還能瞭解人類自身的未來,隨著基因技術的發展,我們還會瞭解更多,比如我們的壽命,身高,膚色,肥胖,情緒,性格甚至我們會有哪些疾病,我們都能知道。當然我們這裡討論的並不是基因技術,只是基因技術讓我們對事物的未來有了更加精准的把握。

我們為什麼能夠預測未來?為什麼當我們知道這是一顆蘋果種子時就能知道它將來會結出蘋果?為什麼我們養了一隻茶杯犬就能知道它不會長的太大?為什麼未來是如此的確定呢?

因為這一切都是早已註定的!

生活中一切似乎都是註定的。比如喜歡養花的人特別清楚某種花多久會開放,需要什麼樣的氣溫,喜水還是耐旱。你不需要是一位元植物學家,也能輕鬆掌握這些知識,並把這些知識應用到你的花卉種植中。你輕易就能預測這些花卉的一生,在它的成長中給予它必要的干預,從而達到你期望的結果。

無論動物還是植物,我們似乎都能預測它們的一生。當然我們能預測的不僅僅只有這些,我們還能預測天氣,氣溫等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能預測的太多太多,這一切似乎都是早已註定的。

天氣和氣候的變化非常複雜,古時候人類的視野非常有限,他們只能瞭解到他們視野所在的範圍,對天氣和氣候的變化很難把握。為了弄清楚天氣的變化,古人用了很多辦法探索天氣的奧秘。

天氣對於人類來說實在太重要了,特別是農業社會的時候,天氣乾旱或者雨水過多都會造成糧食減產甚至絕收,糧食絕收帶來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很多人可能會因為缺少糧食而被餓死。

當然問題不僅僅出現在雨水過多或者雨水太少這個問題上。如果不瞭解氣候的規律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播種糧食,糧食播種時間如果有誤就無法獲得好的收成,甚至因此出現絕收。對氣候規律的探索對人類極為重要,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都與此相關。即使是現代社會,天氣,氣候也影響巨大。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古老的中國很早就出現了預測氣候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個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個節氣對應著相應的時間和農事活動。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二十四節氣是什麼時候確定的?具體時間已經無法考證,不過有記載認為是西漢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納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曆法補充。採用土圭測日影(平均時間法)在黃河流域測定日影最長、白晝最短(日短至)這天作為冬至日,以冬至日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均分24等份,每“節氣”之間的時間相等,每個節氣間隔時間15天。“土圭測日影法”劃分的節氣,把冬至列為“二十四節氣”首位,始於冬至,終於大雪。

這裡我們要討論的並不是二十四節氣本身的問題,我們要討論的是為什麼會有二十四節氣。之所以有二十四節氣是因為自然環境的穩定性,其實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經發現了這種穩定性。雖然需要多年的觀察,不過這種規律性還是不難發現的。每年相同的地點相同的時間段會有類似的氣候特徵,年復一年的重複這種特徵,這種重複的特徵一直都在啟發和期待著古人的發現。古人的視野和現代人比起來還是比較小的,他們只瞭解自己所在範圍的氣候特徵,對於其他地方的氣候特徵並不瞭解,當然也不清楚現代氣候學原理,儘管如此他們依然總結出了氣候的規律,而且應用廣泛,現在這些古人的總結流傳了下來,還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當然我們知道因為氣球幅員遼闊,“二十四節氣”是有一定局限性的,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們後面要討論的內容。

古人是如何發現氣候的規律的呢?

其實這並不複雜,人類的壽命足以認識這些規律。因為這些規律一直都存在,只是等待智慧去發現,只要智慧發展達到了這個階段,自然就能發現這個規律。

這有點像小朋友玩的捉迷藏。一個房間就那麼大,能藏人的地方也就那麼多,同樣一個遊戲,兩三歲的寶寶玩起來比較吃力,哪怕你藏在了一個非常明顯的位置,兩三歲的寶寶找起來也會覺得很困難。如果換成五六歲的小朋友,玩這個遊戲就簡單多了,因為他已經知道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去找了,不過他還是會擔心自己找不到。如果和成人玩這個遊戲,同樣是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尋找,不過他會更有針對性,而且他充滿了自信,認為你一定就在這個房間裡某一處地方,他一點都不擔心自己找不到你,也不會認為你憑空消失,他有十足的把握:你就在這裡,找到你只是時間問題。

從這個遊戲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智慧階段對待同樣一個問題的處理方式是不同的。在人類擁有智慧的那一刻起,氣候變化的規律就註定會被發現,至於什麼時候被發現,什麼人發現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只要氣候是有規律可循的,它早晚都會被智慧發現。地球上的人類發現了它一點都不奇怪,在其他星球上如果有類似的環境,只要有智慧也一樣會出現類似的結果。當然發現的方法可能與地球現今的人類是不一樣的。不過無論哪種方式,結果都是一樣的。這是一種註定,是早已存在的註定!

雖然這些內容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不過對Sam來說算是一個好的開始。從現在修復和翻譯的文字來看,這會是一部有趣的古書,從作者的描述來看,他生活的年代距離現在應該比較遙遠了,作者描述的這些種植方式都是幾百年前的,根據現在的知識可以大致判定時間應該在400年之前。如果是這樣的話,有一點就說不通,400年前作者的觀點為什麼和現代的觀點如此相似,他怎麼能夠預測到幾百年後的“設定未來”的技術呢,這個技術不可能在400年前就有,這個觀點和作者所描述的種植技術在年代上就對不上了。“設定未來”的技術是近代才有的,400年前還沒有這個技術。“設定未來”的技術和作者所描述的種植方式所處的年代還是有較長的時間間隔的,二者不可能同時出現。這個年代問題的確定還需要再繼續研究,因為古書前面部分的破損,作者的名字和出版資訊都無法看到,這對於準確判斷這本古書的年代來說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當然對於作者的“一切早已註定”的觀點他是非常認同的,因為現在已經實現了這些。沒錯,一切確實都是註定的,“設定未來”的技術已經可以設定人的一生了,整個人類的未來也都做了設定,未來已經註定。Sam看著這些文字,他非常滿意,他相信這本書一定會為他帶來驚喜,他的好奇心再次躁動,他迫切的想知道後面的內容......

Tasuta katkend on lõppen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