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suta

吳船錄

Tekst
iOSAndroidWindows Phone
Kuhu peaksime rakenduse lingi saatma?
Ärge sulgege akent, kuni olete sisestanud mobiilseadmesse saadetud koodi
Proovi uuestiLink saadetud

Autoriõiguse omaniku taotlusel ei saa seda raamatut failina alla laadida.

Sellegipoolest saate seda raamatut lugeda meie mobiilirakendusest (isegi ilma internetiühenduseta) ja LitResi veebielehel.

Märgi loetuks
Šrift:Väiksem АаSuurem Aa

幕客范謨季申、郭明復中行、楊輔嗣勳皆自漢嘉來會,而不及余於峰頂。食後,同遊黑水,過虎溪橋,奔流激湍,大略似雙溪而小不及。始開山,僧自白水尋勝至此,溪漲,不可渡,有虎蹲伏其傍,因遂跨之,亂流以濟,故以名溪。白、黑二水,皆以石色得名。黑水前對月峰,棟宇稍潔。宿寺中東閣。

秋七月戊戌,朔。離黑水,復過白水寺,前渡雙溪橋,入牛心寺。雨後斷路,白雲峽水方漲,碧流白石,照人肺肝,如層冰積雪。籃輿下行峽淺處以入寺。飛濤濺沬,襟裙皆濡。境過清,毛髮盡竦。

寺對青蓮峰,有白雲、青蓮二閣最佳。牛心本孫思邈隱居,相傳時出諸山,寺中人數見之。小說亦載招僧誦經,施與金錢,正此山故事。

有孫仙煉丹?,在峰頂,及陶珠泉在白雲峽最深處。去寺數里,水深不可涉。獨訪丹?。?傍多奇石,祠堂後一石尤佳,可以箕踞宴坐,名玩丹石。

寺有唐畫羅漢一板,筆跡超妙,眉目津津,欲與人語。成都古畫浮圖像最多,以余所見,皆出此下。蜀畫胡僧,惟盧楞伽之筆為第一,今見此板,乃知楞伽源流所自,餘十五板亡之矣。

此寺即繼業三藏所作。業姓王氏,耀洲人。隸東京天壽院。乾德二年,詔沙門三百人,入天竺求舍利及貝多葉書,業預遣中。至開寶九年,始歸寺。所藏《涅盤經》一函,四十二卷。業於每卷後,分記西域行程,雖不甚詳,然地里大略可考,世所罕見,錄於此,以備國史之闕。

業自階州出塞西行,由靈武、西?、甘、肅、瓜、沙等州,入伊吳、高昌、焉耆、于闐、疏勒、大食諸國,度雪嶺至布路州國。

又度大?嶺,雪山至伽溼彌羅國,西登大山,有薩埵太子投崖飼虎處,遂至健陀羅國,謂之中印土。

又西至庶流波國及左爛陀羅國。國有二寺。

又西過四大國,至大曲女城,南臨陷牟河,北背洹河,塔廟甚多而無僧尼。

又西二程,有寶?故基。

又西至波羅奈國,兩城相距五里,南臨洹河。

又西北十許里,至鹿野苑,塔廟佛蹟最夥(業自云別有傳記,今不傳矣)。南行十里,渡洹河。河南有大浮圖。自鹿野苑西至摩羯提國,館於漢寺。寺多租入,八村隸焉。僧徒往來如歸,南與杖林山相直,巍峰巋然。山北有優波掬多石室及塔廟故基。南百里有孤山,名?足三峰。云是迦葉入定處。

又西北百里,有菩提寶座城。四門相望,金剛座在其中,東向。

又東至尼連禪河。東岸有石柱,記佛舊事。自菩提座東南五里,至佛苦行處。

又西三里,至三迦葉村及牧牛女池。金剛座之北門外,有師子國伽藍。

又北五里,至伽耶城。

又北十里,至伽耶山,云是佛說《寶雲經》處。

又自金剛座東北十五里,至正覺山。

又東北三十里,至骨磨城。業館於蝦羅寺,謂之南印土。諸國僧多居之。

又東北四十里,至王舍城。東南五里,有降醉象塔。

又東北,登大山,細路盤紆,有舍利子塔。

又臨澗有下馬迎風塔。度絕壑,登山頂,有大塔廟,云是七佛說法處。山北平地。

又有舍利本生塔。其北山半曰鷲峰,云是佛說《法華經》處。山下即王舍城,城北山址,有溫泉二十餘井。

又北有大寺及迦蘭?竹園故跡。

又東有阿難半身舍利塔。溫湯之西,有平地,直南登山,復有畢?羅窟 [29]。業止其中,誦經百日而去。窟西,復有阿難證果塔。此去新王舍城八里,日往乞食會。新王舍城有蘭若,隸漢寺。

又有樹提迦故宅城。其西,有輪王塔。

又北十五里,有那爛?寺。寺之南北,各有數十寺,門皆西向。其北,有四佛座。

又東北十五里,至烏嶺頭寺。東南五里,有聖觀自在像。

又東北十里,至伽溼彌羅漢寺,寺南距漢寺八里許。自漢寺東行十二里,至卻提希山。

又東七十里,有鴿寺。西北五十里,有支那西寺,古漢寺也。西北百里,至花氏城,育王故都也。自此渡河,北至毘耶離城,有維摩方丈故跡。

又至拘尸那城及多羅聚落。踰大山數重,至泥波羅國。

又至磨逾里,過雪嶺,至三耶寺。由故道自此入階洲。

太祖已宴駕,太宗即位。業詣闕進所得梵夾舍利等,詔擇名山修習。登峨眉,北望牛心,眾峰環翊,遂作庵居,已而為寺。業年八十四而終。

出牛心,復過中峰之前,入新峨眉觀。自觀前山開新路,極峻斗下。冒雨以遊龍門,竭蹶數里,?至一處,澗溪自兩山石門中湧出,是為龍門峽也。以一葉舟棹入石門,兩岸千丈巖壁,色如碧玉,刻削光潤。入峽十餘丈,有兩瀑布各出一巖頂,相對飛下嵌根,有盤石承之,激為飛雨,濺洙滿峽,舟過其前,衣皆沾灑透溼,又數丈,半巖有圓龕,去水可二丈,以木梯升之,即龍洞也。峽中紺碧無底,石寒水清,非復人世。舟行數十步,石壁益峻,水益湍,亟回棹。舟人云:「前去更奇。」以雨大作,加飛瀑沾濡,暑肌起粟,骨驚神,凜乎其不可以久留也。

昔嘗聞峨眉雙溪,不減廬山三峽。前日過之,真奇絕。及至龍門,則雙溪又在下風。蓋天下峽泉之勝,當以龍門為第一。要之遊者自知,未之遊者,必以余言為過。然其路險絕,亂石當道,將至峽,必捨輿,躡草履,經營蹞步於槎牙兀臬中,方至峽口。蓋大峨峰頂天下絕觀,蜀人固自罕遊,而龍門又勝絕於山間,遊峨眉者,亦罕能到。非好奇喜事、忘勞苦而不憚疾病者,不能至焉。

復尋大路出山。初夜,始至縣中。

己亥。發峨眉。晚,至嘉州。

庚子、辛丑。皆泊嘉州。

壬寅。將解纜。嘉守王亢子蒼留看月榭。前權守陸游務觀所作,正對大峨,取李大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之句。郡治乃在山坡上。正堂之偏,有孫真人祠。祠前有丹井;又有石洞,亦有水聲如東丁,號鳴玉洞。

食後,發嘉州。監司太守前路相別。憲司吏獨棹葉舟,過佛頭灘,覆於望中。子姪船上重下輕,屢欹側不免,議易舟。僅行二十里,至王波渡宿。

蜀中稱尊老者為波,祖及外祖皆曰波,又有所謂天波、日波、月波、雷波者,皆尊之之稱。此王波蓋王老或王翁也。宋景文嘗辯之,謂當作「皤」字。魯直貶涪州別駕,自號涪皤,或從其俗云。

癸卯。發王波渡,四十里至羅護鎮。岸有石如馬,村人常以繩糜之,云不然為怪。百里至犍為縣。縣有江樓,甚高爽,下臨長川。過縣二十里,至下?宿。

卷下甲辰。發下?。百里,至?州宣化縣。百二十里,至?州,纔亭午。?,古戎州也。

山谷謫居在小寺中,號大死庵。後人就作祠堂,并裒墨蹟刻其中。方山谷謫居時,屢有鎖江亭詩,今江上舊基,別作新亭,頗如法鎖江者。

舊戎州在對江平坡之上,與夷蠻雜處。馬湖江自夷中出,合大江。夷自馬湖舟行,必過舊州下,故聯鎖於江口,以防其出沒。今徙州治於南岸,而鎖江之名猶存,猶置鎖中流,但攔稅而已。

舊州有《韋?紀功碑》,巍然在荒榛中。對江諸夷皆重屋,林木蔚然,盛暑猶荷氈以觀客舟之過江。

兩岸多荔子林。郡醞舊名「重碧」,取杜子美《戎州》詩「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之句。余謂「重」字不宜名酒,為更名「春碧」。印本「拈」或作「酤」,郡有碑本,乃作「粘」字。

乙巳。發?州。十五里,有南廣江來合大江,通百二十里,至南溪縣。四十五里,至瀘州江安縣。道中有灘,號張旗三灘。謂湍勢奔急,張旗之頃,已過三灘也。百二十里,至瀘州,方申時。

大雨中不暇登眺。瀘雖近年以為帥府,井邑草草,不成都會,亦以密邇夷蠻故也,然在漢已為江陽縣矣。

蜀中惟瀘?之城皆以屋蓋之,極類廣西。?多頹圮,瀘獨全好,然猶不及桂林之壯。瀘、?對江即夷界。近城有渡瀘亭,竟不知諸葛孔明的從何處渡。或云?正對馬湖江,馬湖入諸夷路,當自彼渡也。

丙午。泊瀘州。登南定樓,為一郡佳處。前帥晁公武子止所作,下臨內江。此水自資、簡州來合大江。城上有來風亭,瞰二江合處,於納涼最宜,梁介子輔所作。子輔蓋得末疾於斯亭,竟以不起,亭名疑讖云。

丁未。將解維,瀘帥馬騏德駿移具江亭。比散,風起,日亦曛,不可行。

戊申。發瀘州。百二十里,至合江縣。對岸有廟曰登天王,相傳為呂光廟。事苻堅,以破虜將軍平蜀有功,後其子紹即天王位,登天之名或以此。舟人至縣,皆上謁,以魚為享,無即以鮓。又以鳩摩羅什從祀而享以餅餌。

又有劉仙觀,在對江安樂山。劉仙名珍,隋開皇時人。山中出天符木葉,上有篆文,如道士書符,人採以相贈遺。

蜀中送客至嘉州歸盡,獨楊商卿父子、譚季壬德稱三人送至此,踰千里矣。乃為留一宿以話別。

己酉。發合江。二百四十里,至恭州江津縣。二十里,過漁洞,宿泥培村。

庚戌。發泥培。六十里,至恭州。自此入峽路。大抵自西川至東川,風土已不同,至峽路益陋矣。恭為州乃在一大磐石上,盛夏無水土氣,毒熱如爐炭燔灼,山水皆有瘴,而水氣尤毒。人喜生癭,婦人尤多。自此至秭歸皆然。承平時謂之川峽,自不同年而語。軍興,置大帥司,始總名四川。然法令科條,猶稱川峽。

泊舟小憩報恩寺,熱亦不可逃。生平不堪暑,未有如此日者。

辛亥。發恭州。嘉陵江自利、閬、果、合等州來合大江。百四十里,至涪州樂溫縣。有張益德廟。大觀中賜額雄威,韶興中封忠顯王。蒲氏墨舊出此縣,大韶死久矣,其族人猶賣墨,不復能大佳,亦以賤價故也。

七十里,至涪州排亭之前,波濤大洶,濆淖如屋,不可梢船。過州,入黔江泊。此江自黔州來合大江。大江怒漲,水色黃濁。黔江乃清泠如玻璃,其下悉是石底。自成都登舟,至此始見清江。涪雖不與蕃部雜居,舊亦夷,俗號為四人。四人者,謂華人、巴人及?君與盤瓠之種也。

自眉、嘉至此,皆產荔枝。唐以涪州任貢。楊太真所嗜,去州數里,有妃子園,然其品實不高。今天下荔枝,當以閩中為第一,閩中又以莆田陳家紫為最。川、廣荔枝生時,固有厚味多液者,乾之肉皆瘠,閩產則否。

壬子。發涪州。過??灘,既險且長。水雖大漲,亂石猶森然。兩傍他舟皆蕩兀,驚怖號呼。

百二十里,至忠州酆都縣。去縣三里,有平都山仙都道觀,本朝更名景德。冒大暑往遊,阪道數折,乃至峰頂。碑牒所傳,前漢王方平、後漢陰長生皆在此山得道仙去。有陰君丹爐及兩君祠堂皆存。祠堂唐李吉甫所作,壁亦有吉甫像。有晉、隋、唐三殿,制度率痺狹,不突兀,故能久存。壁皆當時所畫,不能盡精,惟隋殿後壁十仙像為奇筆,豐臞妍怪,各各不同,非若近世繪仙聖者一切為靡曼之狀也。晉殿內壁亦有溪女等像,可亞隋壁。殿前浴丹池,不甚甘涼。